欢迎您访问泸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急救电话:0830-2296120
医院概况
Hospital situation
医院简介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清代诗人张问陶代表作这样咏泸州。在泸州的文化历史上,李白、杜甫、王维、杨升庵等人也为泸州留下过千古绝唱。 泸州市人民医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江阳,位于长江之滨、泸州老窖之畔。建院于1917年,时为万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门诊。建国后更名为泸州市人民医院暨泸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详细>>
历史沿革
2018年晋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4年,晋升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2004年,医院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966年更名为“泸州市人民医院”。
1949年11月,泸州解放,泸县红会医院改组重建,更名为泸州市红十字医院,由夏益珊任院长。
1920年由赵子章任院长, 1940年8月16日,医院被日机炸毁,迁址于金鸡渡应诊;1941年10月再次被炸,将原址修复后迁回。
民国六年(1917年)6月,泸县绅士杨既明、罗小吟等遵照红十字会组织章程,发展会员三十余人,禀呈地方军政长官获准,于同年7月在川南师范学校校址(现梓桐路小学)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设立门诊(现泸州市人民医院前身)。
医疗服务
Hospital situation
交通路线
【沙茜院区路线】:297、388、161、161B、94路——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站,到达医院正大门;19、226、252、265路——金沙路站,到达医院背面;290、19路——黎明南路站,到达医院侧门;290、275、19路——黎明北路站,到达医院对面方向; 【市府路院区路线】2路、34b、34路、34区间、208路、213路、238路枇杷沟方向、262路、270路市府路(泸州餐厅)站下车。 我院在沙茜院区和市府路院区间设有免费摆渡车。发车时间:上午7:30-12:00,下午13:30-17:00,两院区同时双向发车,每30分钟一班。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医院动态
凝心聚力共发展 笃行致远同进步——2023年泸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为提高我市护理质量,促进护理质控工作进一步发展,2023年11月24日,泸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暨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泸州市人民医院召开。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泸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泸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行政主任刘能才,泸州市人民医院医务部、质量管理部副主任路伟,泸州市护理质控中心、消毒供应质控中心的各位专家成员。 刘能才对质控中心工作表示肯定,他强调,要紧贴“十四五”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我市护理工作多举措、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
2023-12-01
市人民医院:埋入式鞘内输注系统植入术 搭建起“止痛高速路”
2023-09-22
市人民医院开展医技科室应急演练
2023-08-28
医院文化
Hospital culture
党建动态
市人民医院:发挥支部共建新作用 探索党建引领新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新的结对共建机制,日前,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党支部与急危重症党支部开展了以“影像学走进急危重症医学”为题的结对共建活动。活动中,医学影像科罗勇医生为大家分享了《急腹症影像诊断》,他主要介绍了常见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急性憩室炎、肠脂垂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黄体囊肿破裂、卵巢肿瘤蒂扭转等的影像表现。之后,党支部的同志及科室的医护人员们就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疑问,如:检查申请单开具、夜间发热患者CT检查流程、急诊MRI患者检查、急诊CT增强检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本
2021-12-30
习近平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
2020-04-11
支部共建,健康知识进校园
2019-12-02
科研教学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学研究
12
2021-07
泸州市人民医院进修生招生简章
泸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养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拥有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国家和省市级学术机构任职专家共140余人。医院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1个(中医肛肠科),四川省重点专科4个(妇产科、儿科、肾病科、肛肠科),四川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泸州市重点专科10个,在建6个,泸州市质控中心5个,泸州
20
2021-02
我院“学科建设年”活动正式启动
为加快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整体水平,我院成立了以院长钟武博士为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科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并于2月9日召开“学科建设年”活动启动会。 副院长李建就学科建设年活动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人才建设方面,要发挥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医德高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学科分类方面,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结合科室目前综合情况,巩固和发展优势学科、积极开拓新的特色学科,建成一批有生机有活力有潜力的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专科。在科
22
2019-08
四川省医学会文件
19
2019-08
泸州市人民医院进修生招生简章
泸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全国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西南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
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预约挂号
Make an appointment
在线挂号
一、电话预约请拨打(0830)2396255。
二、预约时间范围
微信预约可以提前1周,电话预约和现场预约只能提前一天,不提供当日预约服务。
三、预约信息填写规则
预约挂号采取实名制,必须填写就诊人真实有效的基本信息,包括就诊人员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就诊情况、手机号码等信息,儿童可填写监护人的姓名和手机号码。
四、取消预约
1、如您因故不能按时就诊,请务必在就诊日前一天17:00前拨打2396255取消预约。
2、无故爽约累计达到3次将进入系统爽约名单,此后3个月内将无法享受预约挂号服务。
五、预约限制
同一患者在同一就诊日、同一科室只能预约一次;在同一就诊日的预约总量不可超过两次。每位专家预约挂号数限制在当日门诊量的80%。
六、取号方法
预约号须在就诊当日上午10:00以前到挂号窗口凭网上填写的手机号码领取,如过时未取者或取号时提供的信息与网上填写信息不符,预约挂号将作废。
微信挂号
手机扫描二维码预约挂号
医 院
概 况
医院简介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清代诗人张问陶代表作这样咏泸州。在泸州的文化历史上,李白、杜甫、王维、杨升庵等人也为泸州留下过千古绝唱。 泸州市人民医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江阳,位于长江之滨、泸州老窖之畔。建院于1917年,时为万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门诊。建国后更名为泸州市人民医院暨泸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回溯历史,从1917年的门诊,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度被日机炸毁,到迁址修复,成长为今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人医人”经过了百年的不懈努力。 医院编制床位620张,业务用房23782平方米。医院现有职能科室22个,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10个。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及将泸州市建成川滇黔渝集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新批新院建设用地133亩,新院床位1000张,二期工程三项目均于2016年9月前完成主体封顶并通过结构验收,正在进行电路安装、给排水安装、消防安装及内外墙的装饰装修等工作。
1917年
医院始建于
23782平方米
业务用房
620张
编制床位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清代诗人张问陶代表作这样咏泸州。在泸州的文化历史上,李白、杜甫、王维、杨升庵等人也为泸州留下过千古绝唱。
泸州市人民医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江阳,位于长江之滨、泸州老窖之畔。建院于1917年,时为万国红十字会泸县分会门诊。建国后更名为泸州市人民医院暨泸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回溯历史,从1917年的门诊,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度被日机炸毁,到迁址修复,成长为今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养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人医人”经过了百年的不懈努力。
医院现为一院三区。沙茜院区位于江阳区酒谷大道二段316号,占地133亩,将以综合发展医、教、研、康养为主要功能;市府路院区位于忠孝路1号,占地11亩,将以门诊、特色专科、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要功能;新老院区现有编制床位625张,沙茜院区建设设计规模为1000张床位。托管的况场院区位于江阳区况场镇康庄街342号,占地28亩,编制床位100张,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为主要功能。医院现有256排螺旋CT、高能双光子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MRI) 等大型医疗设备,1000mA血管造影X射线机、3D高清腹腔镜、CBCT、OCT等高端医疗设备数十台,医疗设备总资产2.5亿元。
医院确立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把特色技术作为重点专科建设及发展的基石。医院有国家重点专科在建1个(中医肛肠科),省级重点专科4个(妇产科、儿科、肾病科、肛肠科)、在建1个(神经内科),泸州市重点专科8个(神经内科、康复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在建3个(重症医学科、骨科、临床护理),泸州市质控中心5个,泸州市远程诊疗中心3个。此外,医院还成为人流术后关爱(PAC)优质服务创建单位,“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合作医院,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首批成员单位。
在建设重点专科的同时,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得到迅速发展。截止目前我院共有在岗职工126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61人。高级职称210人,中级职称236人,初级职称628人。博、硕士研究生共计124人。拥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杰出成就奖”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肛肠名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名中医、南丁格尔奖章得者、四川省医疗卫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计委和中医管理局高评委、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拔尖人才等专家及国家和省市级学术机构任职专家共140人。
医疗技术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医院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患者感受得到提升的有力保障,医院非常重视医院管理的提升与医疗技术发展相结合。2004年,医院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不断持续改进医院就医流程,持续改进抗菌药物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各项终末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患者医疗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医院建立了泸州市中医肛肠、普外科腹腔镜、泌尿外科、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控制中心等五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开展的3D腹腔镜等新技术处于国内先进行列,新生儿PICC、TEM、ERCP、CRRT等技术都处于省内先进行列。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离不开第一线的临床教学。泸州市人民医院承担了部分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医学生的临床带教任务,也承担着下级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任务。建成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普外科/妇科)、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泸州)基地、四川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联合建成了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非常重视临床科研工作。2004年-2018年,我院科研127项,获奖16项;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十年间年均发表论文近百篇。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594篇,其中核心期刊156篇,SCI论文10篇;完成科研成果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省医学科技奖4项;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截止 2018 年底,我院在研项目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 项,,省卫计委8项、省医学会6项,市科技局 19项,市卫计委15项,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项,市哲学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项,均进展顺利。
医者,仁术也。医院秉承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发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承担起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在2003年“非典”、 2005年人高致病性禽流感、2008年问题奶粉筛查、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流”、手足口病、霍乱、猪流感、2013年芦山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医务人员不畏艰险,一心赴救,谱写了一首首大爱之歌。医院还长期承担了支援藏区医院发展建设的对口工作。先后被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十佳职业道德标兵单位”,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爱心捐助奖”, 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团组织”,被共青团四川省委评为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被省人社厅和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青年文明号”、被四川省红十字会评为四川省“十佳博爱医院”,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被四川省总工会评为“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被省人事厅、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被四川省卫生厅授予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被国家卫计委表彰为“云南鲁甸6.5级地震卫生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等称号。
医院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专业服务机构(MSI)、美国信义会、台湾嘉义医院等境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大坪医院、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技术指导等高层次的合作关系。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医院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中西并重,专科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医院先后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卫生部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
船山独爱泸州之美好。历经近百个春秋的洗礼,特别是在波澜壮阔的医改浪潮中,泸州市人民医院将以“创百姓信赖医院,建员工美好家园”为愿景,以“尊重、崇德、精业、创新”为核心价值观,为患者提供“以人为本、安全、高效、诚信、细微的全程医疗优质服务”。为建设健康泸州、美好泸州,凝心聚智,谱写医学事业发展的美好篇章。